<form id="z9bjr"><span id="z9bjr"><track id="z9bjr"></track></span></form>

<nav id="z9bjr"><listing id="z9bjr"><meter id="z9bjr"></meter></listing></nav>
        <form id="z9bjr"></form>
          <strike id="z9bjr"><pre id="z9bjr"></pre></strike>

            《廣東醫科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入選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春來奮楫譜新篇 醫心護航再啟程
            春潮涌動處,奮楫正當時。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批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成為廣東省入選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五家醫院之一,是粵西地區唯一獲批建設的醫院。
               期次:第315期   作者:吳江榮  劉喆   查看:71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粵西地區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三甲醫院,近年來綜合實力和示范引領能力不斷提升。醫院通過黨建引領、技術先行、品牌引領、人才培養、輻射帶動等措施,全面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未來將建設成為北部灣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捷報背后,時間是奮斗的見證者,鐫刻著前行的足跡。作為粵西地區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服務粵西地區和周邊地區近 3000 萬群眾,并輻射至環北部灣地區,近年來醫院的綜合實力和示范引領能力不斷提升。

            2018 年 6 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入選廣東省首批九家高水平醫院建設項目。醫院緊緊圍繞“立足粵西,輻射北部灣,躋身全國百強”的總體目標,對標六大建設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建設措施。

            經過五年努力,醫院疑難危重癥診療水平顯著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顯著增強,臨床醫學研究水平和科研支撐能力顯著提升,高層次人才吸引力顯著增強,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健全,在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標志性建設成果,為“后高水平醫院建設時代”實現醫院再次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 年 9 月,在高水平醫院建設即將收官之際,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又踏上建設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新起點。醫院將以體系創新、技術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引擎,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全面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繼往開來 世代傳承醫心情懷南海之濱湛江,沿著市內的主干道人民大道而行。大道南端坐落著湛江首個省屬高校附屬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斗轉星移,滄桑巨變,五十余年彈指一揮間,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晝夜奔流不息的奮進精神和世代傳承的醫心情懷。

            1963 年衛生部撥款 34 萬元,由廣東省衛生廳主持籌建湛江醫學院附屬醫院,1970 年 1 月建成開院。當時中山醫、北京醫、協和醫和上海醫等醫院的一批高水平醫療衛生人才,懷揣為祖國衛生健康事業奉獻的理想信念,聚集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成為開院時最初衛生技術人員的主力軍。

            建院初期,醫院建筑面積僅有 10.8 萬平方米,職工 154 人,病床 120 張,常規設備只有 20 萬元,這就是醫院的前身。1992年易名為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1993 年成為廣東首批三級甲等醫院,2016 年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翻開醫院發展大事記,粵西地區醫學發展史的每一次飛躍都有醫 院 的身影———世界上首次成功救治高壓電擊穿胸壁、心包、肺等嚴重燒傷患者,國內外首先應用游離皮瓣進行全鼻再造術,首例斷指再植術……書寫在歷史長河中的多個“第一”,成為醫院強大醫療技術隊伍和優質醫療服務質量生動且雋永的注腳。

            經過 50 余年的發展壯大,醫院現有建筑面積約 22.5 萬平方米,在職員工3290 人,床位規模 3000 張左右,年門急診量近 180 萬人次,年出院近 11 萬人次,擁有 PET-CT、3.0TMRI、雙源 CT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等粵西地區最先進、最齊全的醫療設備。醫院通過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全力向創建全國百強醫院邁進。

            品牌引領 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 2021 年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取得歷史突破,首次挺進 A+ 等級;以優異成績通過三甲醫院復審;高質量通過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驗收;連續三年榮獲廣東省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示范醫院”。醫院黨委“兩創兩高”黨建品牌獲全國衛生健康黨建創新案例“最佳實踐案例”;黨建課題獲中國醫院管理獎黨建文化類全國優秀獎;多次獲市直機關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被授予“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單位”;獲批建設廣東省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和公立醫院黨建示范點;獲批為廣東省醫院黨建“四有工程”示范點;義工“幸福銀行”黨支部榮獲全國首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醫院涌現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醫師獎”“廣東省抗疫先進個人”廣東省勞動模范”等一批先進人物,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用。

            細數近年來廣東醫附院所取得的一項項佳績,始終離不開黨建引領和品牌引領,通過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全面激活醫院高質量發展動能。

            “2018 年,醫院黨委在對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的新認識、新探索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創建‘兩創兩高’黨建品牌,并提出了‘兩階段兩步走’的建設思路。”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李明意說。

            據悉,2018—2020 年為“兩創兩高”黨建品牌構建期。這一時期的“兩創”指創新黨建方法、創優服務質量,兩高”指以高質量黨建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

            步入 2021 年,廣東醫附院迎來“兩創兩高”黨建品牌深化期,品牌也有了新內涵———“兩創”指創新黨建方法、創優內涵建設,“兩高”指以高質量黨建推進高質量發展。

            圍繞醫院中心工作,廣東醫附院建立完善了“黨建引領、能力提升、結構優化、創新增效、文化聚力”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五維評價體系,在“兩創兩高”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加強黨委督辦“三重一大”事項力度;全面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構建“八位一體”規范化建設體系;強化紀檢監察工作,健全立體精準監督體系。

            技術先行 高水平醫院屢獲突破2022 年 2 月,粵東西北地區首臺達芬奇機器人落戶廣東醫附院,同年 11 月份完成第 100 臺手術,醫院外科手術正式步入“機器人時代”,與國際微創手術平臺接軌。

            在高水平醫院建設期間,廣東醫附院開展粵東粵西首臺超高難度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粵西地區首例單孔腔鏡下胸肌前假體聯合補片乳房重建術和開展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治愈廣東省首例基因治療輸血依賴型重型β- 地中海貧血癥,年均開展新技術 30余項,獲批粵西地區首個或唯一建設單位榮譽超過 30 項。

            醫院啟動“基礎醫療質量提升工程”,持續推進亞??平ㄔO,打造具有區域差異化優勢的重點亞??啤2≈行暮歪t療技術團隊近 200 個。圍繞加強五大中心建設,優化醫療救治流程,不斷提升危重疑難病例救治水平;搭建急診臨床信息系統,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確保急危重患者救治綠色通道的暢通。加強全院重癥救治的同質化管理,構建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一體化管理體系。

            優化服務 切實解決群眾就醫 “煩心事”

            得益于數字化的發展,醫院成為粵東西北地區唯一一家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五級乙等測評和國家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五級評審的醫療機構。醫院獲批粵西首批“互聯網醫院”,構筑起覆蓋診前、診中和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互聯網醫院入選全國百強案例。實現特殊門診醫保自助結算和移動支付,上線“云膠片”系統,建成智慧藥學管理平臺,提高臨床藥學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互聯網 + 醫療健康”創新成果帶來的實惠。

            深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醫院創新推出共建“健康機關、企業”項目,打造健康湛江新模式,創建國內健康建設新模板。開展“互聯網”+ 全病程管理服務,創建機構護理、社區護理和居家護理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粵西首家“生命健康敘事分享中心”落戶醫院,打造醫患溝通交流的開放式平臺;全國首創義工“幸福銀行”;搭建“大病救助服務平臺”……多個“粵西首個或唯一”醫療服務創優項目,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切實解決群眾看病“急難愁盼”問題。

            立德樹人 醫教協同打造新醫科作為第一臨床醫學院臨床教學主要依托機構,廣東醫附院是廣東省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醫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入選廣東省首批高水平臨床醫學院重點建設學院,是國家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和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有全省規模最大、粵西唯一的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基地。

            構建了本、碩、博以及畢業后繼續教育體系。臨床醫學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和省攀峰重點學科,臨床醫學 ESI 全球機構排名 1660位,較建設初期躍升 282 位,進入前3‰,上榜 2021 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排名第 51 位。

            醫院擁有省特色重點學科 4 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 2 個、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 1 個、省臨床重點專科 6 個、省“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 2 個。3 個二、三級學科進入最新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學科百強榜。

            深化醫教協同,培養一流醫學人才。臨床醫學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醫學影像學專業獲批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醫學影像學和麻醉學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建設點;10 門課程分別獲批為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獲批省級教學團隊 2 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 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 個和省級名師 2 人,全力打造集臨床實驗教學、臨床培訓和考核于一體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全面加強住培管理,制定住培醫師“進階式”學習培訓計劃,按照“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升住培質量。

            成果豐碩 深耕科研厚積薄發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推進集“臨床科學研究、臨床疾病診療和臨床人才培養”三位一體臨床醫學研究院建設和升級現有臨床醫學基礎研究公共平臺等舉措,促進科技創新。

            醫院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22 年成功獲批第二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2 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 個、粵西首家藥物臨床試驗中心暨醫院藥物 I 期臨床試驗中心、粵西乃至環北部灣地區首家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

            2022 年醫院成為粵西首家臨床醫學博士后工作站,獲批獨立招收博士后研究生資格單位,順利取得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為醫院動物相關研究奠定基礎條件。

            近五年,廣東醫附院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2 項、獲批省部級基金項目 79 項;發表 SCI 收錄論文 600 余篇,單篇論著最高影響因子達 93.333,相關高質量論文入選年度中國腎臟病學領域、麻醉學領域和四大頂級醫學期刊論文影響力排名百強榜;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33 項、科技成果獎 12 項、成功轉化科技成果 4 項,實現成果轉化零的突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以人為本 孵化智慧保障沃土五十余年的風雨兼程,五十余年的義無反顧,廣東醫附院耕耘而來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愛院、求實、創新、奉獻”的“附院人”接續奮斗的結果。

            2022 年 1 月,廣東醫附院召開了建院 52 年來的首次人才工作會議,全面回顧總結醫院建院以來人才隊伍建設成績,成立醫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穩步推進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健全完善以“引、培、穩、用、考”五字為方針的人才管理機制。

            醫院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建立高層次人才專班工作制度,全面推行“一式三化”(一站式、主動化、定制化、常態化)人才服務新模式。通過拓寬引進渠道、優化招引模式,壓實“醫院主導、科室主體”的博士引進目標責任,出臺院領導分層分類聯系高層次人才方案,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全院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近年來,醫院涌現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 1名、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3 名、青年珠江學者 1 名、廣東省特支計劃 1 名、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 1 名和揚帆計劃 15 名、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 1 名、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 9 名、廣東省名中醫 4 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

            精細化運營 現代醫院治理體系更加高效

            構 建 高 效 能 的 現 代 醫 院 治 理 體系,是推進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醫院通過完善運營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督辦體系和重點工作責任考核機制,全面提升各項工作執行效能,閉環式督辦管理體系助推醫院各項決策落實落地。

            “精細化”成為醫院運營管理的制勝法寶。醫院通過構建決策分析體系,完善??浦碇贫群图訌姵杀竟芸氐榷喾N措施,全面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建成醫院綜合運營(HRP)管理體系,實現各個系統組織架構、人員信息、設備信息、經費項目信息的核算口徑統一,并通過系統進行醫療項目成本測算和大型設備效益分析。

            推進醫用耗材科學化管理。完成醫用耗材遴選、采購、入庫、倉儲、使用和評價的全流程管理,全面開啟醫用耗材價格管控,優化庫存和減少損耗,加快醫用耗材精細化管理,實現耗占比降低到28%,進一步減少醫院運營成本。

            積極參與湛江市付費制度改革,推動 DRG 與分值付費的有機融合,逐年提升收治難度 CMI,降低住院次均費用,規范醫保診治行為,減少醫保違規與醫保超支規章,構建優質量、低成本的高價值醫保服務體系。

            構建現代化招標采購體系。優化采購流程,設置關鍵流程辦結時間節點,健全完善招標采購制度,推進招標采購信息化建設,使醫院招標采購更加規范、高效、透明、節約。

            輻射帶動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深化醫改政策,充分發揮區域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2020 年深化與政府合作,先后托管遂溪縣人民醫院、遂溪縣第二人民醫院,與麻章區人民政府簽訂《麻章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書》,與雷州市人民政府達成托管雷州市人民醫院的合作意向,創建粵西地區最大的醫院集團。

            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目前廣東醫附院區域醫學專科聯盟成員單位達 47家,遠程醫療協作網成員單位 48 家,實現了粵西、粵北、東莞及廣西等地區的覆蓋,遠程醫療服務遠至歐洲深達鄉鎮衛生院,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成區域四大醫技中心,推動區域資源共享和檢驗檢查水平同質化管理。

            未來,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將以建設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和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抓手,朝著打造“疑難危重癥診療、醫學人才培養和醫學科學研究”三位一體的國內一流高水平現代化醫院的發展目標闊步前行,努力建設成為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和北部灣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北部灣區域醫療衛生高地,為湛茂陽城市群和環北部灣人民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廣東醫科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58443次訪問,全刊已有1224955次訪問

            免费一看一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