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2日,廣東醫科大學-東莞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實驗室揭牌啟用儀式暨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論壇在東莞校區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孟安明教授致辭時表示,廣東醫科大學與東莞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共建“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實驗室”,是高校與企業、基礎研究與轉化引用有機集合的體現。希望高校與企業的合作能探索出更好的經驗做法,形成示范,產生效應,能夠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動物學會斑馬魚分會理事長劉峰表示,斑馬魚研究不僅可以作為一個動物模型做基礎研究,還可以做轉化應用,通過在科研應用、臨床檢驗等方面相結合,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我們期望將實驗室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集一流的現代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和技術服務一體化平臺,服務東莞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睂W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志嶸表示,廣東醫科大學圍繞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和松山湖科學城重點產業,聚焦生命科學領域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高水平創新平臺培育,發力健康醫療大數據與智能醫學,大力推進醫工融合創新中心、醫工聯合創新學院建設,成立東莞創新研究院,為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助推松山湖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為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廣東醫的智慧和力量。
作為實驗室共建方,東莞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紅表示,廣東醫科大學-東莞蘭衛醫學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實驗室是雙方發揮各方優勢資源,共建共享,共同運營管理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集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功能的現代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一體化平臺。
東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鐘靖平在講話中表示,2021年,東莞市委、市政府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當前正匯聚全市創新資源,重點打造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推動國內外大型生物研究機構和企業落腳東莞、共同發展,著力突破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領域,培育壯大大健康和生命產業集群,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制造基地。揭牌儀式上,廣東醫科大學張晶晶教授為大家介紹了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實驗室。科技處副處長、科研平臺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揭新明、東莞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丁喜生分別介紹廣東醫科大學科研平臺和東莞創新研究院。據介紹,廣東醫科大學與東莞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共建“斑馬魚模式動物研究與創新應用實驗室”,首期投資3000余萬元,占地面積400余平方,首批實驗設備1000萬元。實驗室堅持“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發展使命,以斑馬魚為主要研究動物模型,結合發育生物學、病理學和藥理、毒理學等技術,致力于發育及疾病動物模型構建、疾病發生發展的機制研究,同時開展藥物篩選、化妝品功效評價等的應用技術研究。當天下午,南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東教授作題為《模式動物斑馬魚在生物醫學和產業創新》的專題報告,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張文清教授作題為《基于斑馬魚的高通量遺傳篩選與藥物發現》的專題報告。專家的精彩分享為松山湖科學城和廣東醫科大學帶來了一道新鮮的斑馬魚科學風味。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