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入學的時候92斤,經過母校培養,現在是142斤,我每天都充滿著感恩之心……”
“以前上課就打瞌睡的人現在都往前面坐了……”
“我們以前宿舍住八樓,一直很想回去看看……”
2023年7月29日,湛江校區新教學樓九樓會議室歡聲笑語不斷,120多名88級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的校友三十年后再聚首,重上一堂以“感恩前行傳承大愛”為主題的“原滋原味”的年級大會,在曾經生活過的校園流連,與當年的老師合影,在映月湖邊、圖書館、華佗像旁散步聊天,在食堂重新體味大學生活……一個回憶視頻將大家拉回了過去的那些青春年華,三十多年前一群少男少女,風華正茂,笑靨如花。
曾為88本同學上過課的學校黨委副書記羅輝倍感欣慰,他表示,這30年同學們奮戰各行各業一線,以勤奮敬業的優秀品質,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88本畢業生中,除了各地的名醫專家之外,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有國內知名的商界精英,有學校在湛兩所直屬附屬醫院的班子成員,有潛心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的教育工作者等等。
他提出,希望同學們牢記“健康為本”,牢記“安全第一”,牢記“不負時代”。生逢其時應有所作為,學校校訓以“立志”二字為首,寄托了母校對廣大學子“立高遠志向,成棟梁之才”的期盼。希望大家能充分發揮個人業務上的優勢,積極推動醫療技術的革新和醫療服務的提質,不斷推進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成就一番大事業,不負一個偉大時代。
當年學生處負責人張炳光、年級主任黃然等都十分感慨,昨日你們以母校為榮,今朝母校以你們為傲?!秉S然還特地帶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35年前同學們入學之初的名冊,贏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參加聚會的還有當年的學生處副處長郭豪楷和年級主任陳煜華,學校辦公室主任、校友會秘書長楊丹,校友會老師梁強等。
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青蔥少年都已成熟自信,經歷了人生諸多際遇的他們再次相逢,不約而同地回憶起學校和老師的給予和關愛。
八八本3班湛江嶺南骨科醫院院長曹興海:
入學是湛江醫學院,畢業時是廣東醫學院,畢業30周年歸來是廣東醫科大學,感受到了母校的迸發式高質量發展,深深體驗到身為廣東醫人的驕傲,感恩母校培養,感謝師恩。作為八八本校友,身為行業??频暮诵墓歉伞挝坏呢撠熑?,更應保重健康,守住醫德醫風底線,抵住誘惑,踐行好“心正品良、醫誠術湛”,為健康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八八本2班吳川君安醫院院長吳任榮: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三十年風華歲月,彈指一揮間。當年的我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如今,我們已是幾近不惑,正經歷著風雨閱讀著滄桑。
昔日的同學雖然多年沒見,但看到一張張熟悉的臉龐,聽到一聲聲真摯的問候,感覺還是那么熟悉、那么真切、那么自然。大家相見的第一刻竟是那樣地放縱、那樣無拘無束、握手、擁抱,仿佛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校園。彼此想說的話太多,有聊不完的前塵往事,有說不盡的離情別緒,更有道不完的喜悅滄桑,在這紅塵世俗喧囂浮華之中我們還能擁有一份彌足珍重的同窗之情,真乃人生一大幸事。都說“一輩同學三輩情”,就讓我們將這份同學情藏在心靈最深處,期盼下一個相見,堅信下一個聚會更加精彩!
八八本3班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附屬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劉華鋒:
我來自普寧縣的農村,當時最遠只去過四公里外的縣城,35年前我坐了36小時的車來到湛江醫學院求學。感恩我的母校,感恩我的恩師。王宗銳老師曾經告訴我,讀了五年畢業后你們只是拿到了一個鑰匙,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是持續地終身學習,要和你最好的伙伴一起去圖書館。年少時不理解老師的意思,再回首發現確實非常重要。感恩我的東家———廣東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給我發展平臺以及發展機會。感恩社會,我們遇到的所有人,讓我們成長。
大家還觀看了海東校區視頻,為母校的發展感到鼓舞,捐贈了海東校區一期園林部分苗木及同學們所寫的祝福語,共同度過了溫情與感慨相交融、懷舊與期待相交織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