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說,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汪老是個樂觀且熱愛生活的人,從汪老的話里我們可以窺見一斑。“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睘槭裁次覀円獰釔凵??因為與其唉聲嘆氣地過完一天,不如將炙熱的愛投放進生活里,生活會回饋給我們樂觀的心和迎接困難的勇氣。
汪老筆下的一個鬧市閑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他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等,但是他還是每天吃著炸醬面,坐在門口看街。他看的是街,也是生活,他在過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熱愛,只要糧店還有白面賣,而且北京的糧價長期穩定,他就少不了那碗面。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不是非得嘗盡天下饕餮,聽懂各地方言,而是應該培養多一點興趣愛好,用心感受生活。
隨著 《奇葩說》 的熱度越來越高,一句“人間不值得”被許多年輕人認可,它倡導的是不要再茫然于一些莫須有的幻想,有些事情強求不得。其實“人間不值得”看似與熱愛生活相悖,實際上它們在某些方面表達了同一個意思,那就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應該享受當下,好好生活。
“對于草木蟲魚有興趣,說明對人也有廣泛的興趣?!蔽覀兩L在信息化時代,似乎正在慢慢喪失對自然的觀察能力,更是難以提筆將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記錄下來。讀這本書除了讓我感受到了汪老對自然之物—— —草、木、蟲、魚的細致描寫以外,還會有被喚醒的感覺,以前數次經過都不曾瞥一眼的小花,傳達下雨信號的蜻蜓,只要仔細觀察過,都會由衷地說上一句“原來生活這么有意思??!”一種飛奔到花園去觀賞植物的沖動涌起,內心較著勁,是不是真如汪老寫的那般桂花入冬不凋,菊花品種甚多,指甲花能染紅指甲?隨著時間流逝,閱歷漸長,我終于知道了涂白劑是保護樹木過冬的,特別是樹皮有損傷的地方,且要涂厚,這樣才不會藏雨水,才不會藏蟲蟻。十幾年來,我都不曾得到過涂白樹木的答案,后來謎底揭開是因為這本書,這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原來生活中也是處處有講究的。生活從來不缺少好玩的事,缺的是感受這份快樂的心。
身體到達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雖然許多人因為金錢、時間等原因沒辦法各處旅游,但是看書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達到沒去過某地卻勝似去過的境界,讀汪老的游記時,這種感覺尤為強烈。泰山的雄偉、成都的閑適在書中都能感受到,樂山的大佛、洪椿坪的寺廟讓我仿佛置身其中。那種快樂不用跟身體的疲憊相抵消,是占了便宜似的不用氣喘吁吁爬泰山就能感受到的。汪老當然是希望讀者們四處走走,能收獲快樂,殊不知讀他的作品也能讓我獲得不少歡樂。
這本書是耐看的,我把它看作是長輩對晚輩說的家常話,汪老娓娓道來,把大道理揉碎了放進樸實的文字里。讀完后再認真體會生活時,不由得感嘆一句“生活確實是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