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是鮑波抗擊疫情的“武器”,疫情相關新聞報道、微信群聊、朋友圈資訊......消息從不間斷。雖不能直接奮戰在抗疫前線,懷著對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親友們的牽掛,他在線上一直為武漢抗疫前線鼓氣、建言獻策;他根據自身的醫學經驗,線上科普防控知識、提倡為居家隔離人群和前線工作者進行心理疏導;他還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疫情防控線索征集欄目提交了90多份與疫情相關的建議和線索。這些建議和線索在后續的新聞報道和研究中大部分得到了采納和證實。
鮑波是我校病理生理學和實驗動物學教研室的老師,今年寒假原本計劃回武漢探望親友,因為武漢封城而取消了行程。對母校的眷念、還有對武漢親友們的擔憂,這一切都成了鮑波那段時間最為牽掛的事。日前,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總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會上,鮑波因為積極參與、竭力援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獲評為積極貢獻個人。
考慮到抗疫工作需要消毒、滅菌等技術支持,身為實驗動物工作者的他第一時間在朋友圈亮明志愿:“在疾?。ㄈ双F共患?。╊A防方面,疾控中心、臨床醫院都是行家里手,廣大實驗動物工作者也有其專業優勢!如若工作所需,我愿意隨時聽命,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彼麥蕚湟砸粋€志愿者的身份支援、幫助武漢。但愿望很快就被現實否決了——因為家里有武漢親人過來,他成為了重點監控人員,需要居家隔離。
即便如此,鮑波也沒有放棄支援武漢的想法。通過不斷地咨詢和親友的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援助武漢、抗擊疫情的特殊渠道,國務院“互聯網+督查”疫情防控線索征集等欄目。就這樣,鮑波用一部普通的手機開始了一場特殊的戰疫。
在微信上轉發疫情相關信息,在微信群、朋友圈發表觀點,為前線醫護人員鼓氣、吶喊,是鮑波最初做的事情。對此,他表示:“面對來路不明的疫病,如同打仗一樣,狹路相逢勇者勝,士氣是最重要的?!痹谶@個過程中,他也做了不少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比如把居家隔離、外出回家等健康防護的要點和建議編成春節祝福短信發送給親朋好友們,并對藥物及疫苗的研發做了通俗的解讀?!氨容^有意思的是,因為我對口罩的使用、改造作了比較專業的解讀,提醒了一名做醫療器械的同學趕快生產口罩,沒想到不久后的一天,他真的把口罩生產出來了?!滨U波說道。同時,他還積極行動,參與了母校校友會的募捐活動,為母校的附屬醫院及武漢其他醫院成功募捐了幾批醫療物質,并和同學、朋友一起網絡接力,聯系暢通運輸環節,有力支援了武漢前線的抗疫。
鮑波很早就意識到武漢封城所帶來的巨大困難——當一個車水馬龍的城市、一個充滿活力的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突然按下了暫停鍵,居家隔離、特別是長時間隔離的人們一定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問題和壓力。普通人如此,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那段時間里,他轉發了大量的有關各地醫療支援隊前往湖北支援的報道、捐贈物資的消息和捐贈途徑,以及必要的防控知識和心理熱線消息。鮑波表示:“希望轉發的這些消息可以幫助大家樹立信心,解決心理壓力,疏導焦慮和恐懼心態,讓湖北武漢的兄弟姐妹們感到并不孤單,他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早在1月27日,他就把有關心理咨詢的熱線消息發布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并且推薦給身處抗疫一線的臨床醫生同學和朋友們使用,也得到了使用者積極的評價,“他們都說我推薦的心理熱線確實管用?!?月9日,他向國務院平臺建議做好居家隔離群體、醫護人員群體的心理疏導工作。
那時,關于武漢的網絡信息很多,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去仔細甄別消息的真偽。那段時間,鮑波的日常生活大都沒有規律,大多時間都在用手機“作戰”,因為只有這時,他才覺得他和武漢的老師、同學、同行們戰斗在一起!
從醫院、醫生、病人的角度和病理生理學研究、實驗動物污染防控的角度思考,鮑波提出了相關建議和改進意見公布在朋友圈,并請親朋好友把有關建議反映給相關方面。1月24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推出疫情防控線索征集欄目,面向社會征集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其后,親友和同事分別向他推薦了這個平臺。于是,從1月29日開始,鮑波結合自身從事醫學、實驗動物學領域的相關知識,從多個角度對武漢疫情的相關信息做了梳理,陸續通過這個平臺和其它的途徑將與疫情相關的線索和建議向有關部門做了提交,至今已提交了90多份建議和線索,其中包括溯源和疫情防控建議、臨床治療原則和方案,完善診療指南的建議,構建高效、聯動CDC(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對衛健委的建議等10余個方面的內容。
“通過瀏覽有關新冠病人家屬的新聞報道,再結合自身的經驗,我猜測:重癥新冠病人應該不僅是呼吸系統出了問題,病人的病情惡化、死亡可能與循環功能異常特別是凝血系統功能失常密切相關?!滨U波預想到,“因此抗血栓、抗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治療在臨床上應該能很好地治療新冠肺炎病人。”他建議將有關新冠肺炎的診療指南進一步修訂完善,繼而將有關建議通過平臺上報給國務院,而且發給了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副理事長、母校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主任王建枝教授征求意見,隨后又經過王教授的推薦,將相關建議上報給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張幼怡教授,并且得到了積極回應。其后,可見國內外的一些研究陸續表明靜脈血栓的廣泛形成可能是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死亡或者預后不佳的重要原因。有報道稱,美國等使用抗血栓、抗DIC治療后,重癥病人病死率從60%降低到約20%。
當新聞報道深圳在糞便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時,鮑波的第一反應是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會通過水源傳播,所以,他緊急上報提醒政府做好長江武漢下游的城鄉水源防護。在后續的國內外研究報道中已有多家研究單位提出糞水污染環境可能是導致感染新冠肺炎的一個重要途徑。2月14日,看到劉良教授還在呼吁盡快進行新冠病人尸體解剖的消息時,鮑波立馬上報國務院研究室,建議盡快讓專業人員(病理解剖或法醫解剖)對新冠病人尸體實施醫學解剖研究。非常湊巧的是,2月15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緊急會議,在緊急出臺文件的同時,迅速給重點醫院口頭通知可以解剖研究病人尸體。當晚,劉良教授就接到金銀潭張定宇院長的電話,說可以做首例解剖了。
在國內抗疫戰場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鮑波于3月8、9日連續兩天通過平臺向國務院海關總署和研究室建議加強對入境人員和物資的分類檢測和管理,為防控輸入性疫情未雨綢繆。
除此之外,鮑波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向有關部門提出了關于預防體系、醫療體系、醫療機構改革等多方面的建議,其中包括國家生物安全立法和人才培養的建議,完善預警機制,重視P3或P4實驗室布局的頂層設計和落實,構建高效、聯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健委的建議,設立“公共衛生總師”制度,打造平戰結合的戰區醫療保障體系,社區醫院與三級醫療機構履行公共衛生職責納入績效考核和對醫護人員進行交叉培訓,改造發熱門診和呼吸科門診等等,相關建議內容與其后國家或地方的有關政策及配套措施都有著非常好的契合度,這也體現出其建議的前瞻性和價值。
鮑波,我校的一名普通老師,疫情當前時,雖遠在抗疫主戰場外,卻能積極建言獻策,以小我之力助力武漢抗疫,這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