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9bjr"><span id="z9bjr"><track id="z9bjr"></track></span></form>

<nav id="z9bjr"><listing id="z9bjr"><meter id="z9bjr"></meter></listing></nav>
        <form id="z9bjr"></form>
          <strike id="z9bjr"><pre id="z9bjr"></pre></strike>

            《廣東醫科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鑄魂育人又交出精彩答卷——
            一批廣東醫人獲評省勞模
               期次:第302期      查看:688   

            廣東醫人的11名校友在2020年疫情期間沖鋒在前,全力支援抗疫,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范。其中梁紅峰、林常青、李耀才、陳文娜、駱慶明、李伙桂、廖國寧、張祥標、陳維生等校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百姓疾苦的地方就有廣東醫人!”這是廣東醫人一脈相承的責任使命。在非同尋常的2020年,廣東醫人再次書寫了鑄魂育人的精彩答卷。據不完全統計,梁紅峰、林常青、李耀才、陳文娜、駱慶明、李伙桂、陳維生、黃澤寶、張祥標、廖國寧、鐘景良等11名校友被授予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梁紅峰
            堅守抗疫陣地的「主心骨」


               梁紅峰,陽江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廣東醫科大學1987屆臨床檢驗專業校友。作為陽江市人民醫院的領頭羊,疫情來臨時,梁紅峰主動申請醫院成為定點救治醫院,晝夜加班,在短短2天時間里開辟出綜合病區,為地區打贏疫情生死阻擊戰筑牢了“主陣地”。防護物資籌措、醫療救治協調、后勤保障統籌、醫院政務處理、高水平醫院建設……梁紅峰索性把“家”安在崗位上,每天休息不到4個小時,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在疫情救治期間,梁紅峰不僅是戰線上的“指揮官”,也是扎根一線的“沖鋒員”,每一天每一例患者救治都要過問、參與治療決策,最終醫院收治的14例患者轉危為安,交出患者零死亡、零交叉感染的滿意答卷。
              梁紅峰在醫院豎起了一面“躬耕杏林、救死扶傷”的追夢旗幟,帶領醫院在地區實現了諸多“第一”,并躋身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個人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醫院優秀院長、改善醫療服務優秀個人等榮譽。
            林常青
            臨危受命的「大家長」


               林常青,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廣東醫科大學1987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作為惠州市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呼吸疾病學會常委,多年來在呼吸系統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曾在抗擊SARS中參與一線救治工作,被選定為廣東省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出任惠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臨床專家組組長。
              在抗擊新冠肺炎戰“疫”中,林常青組織人員一天內完成了醫院感染二區的病房流程改造、團隊組建、崗前培訓等工作,當天晚上即開始收治疑似患者;他還積極協助醫院先后組建了6個感染病區,全力做好病人收治準備??挂咂陂g,林常青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滿滿的:查房、調整醫囑和用藥、優化救治方案、了解各病區的疑難病例,參與相關會診討論,到下級定點收治醫院指導救治工作,用實際行動勇戰疫情,他為守護惠州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堅強屏障。2020年12月被授予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鐘景良
            身兼多職的抗疫先進個人

               鐘景良,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廣東醫科大學2009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2009年7月至今,在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普內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個科室工作。2020年2月9日接到援鄂通知后主動請纓,2個半小時火線集合,支援武漢,為江門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為艙里醫療組長,管轄614張病床。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實現方艙醫院“五個零”,即“收治病患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愈人員零復發、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贏得患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20年2月27日在武漢火線入黨。2020年3月20日帶領江門首批援鄂醫療隊14名隊員平安回到家鄉江門。
              2020年獲得廣東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漢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先進標兵”、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最美逆行者”稱號、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等多項表彰。
            陳文娜
            勤學苦練的一線護理人


               陳文娜,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內科中心護士長,廣東醫科大學1988屆校友。先后參加過新冠肺炎、非典型肺炎、乙腦、霍亂、甲流、手足口病、登革熱、艾滋病等傳染病救治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陳文娜沖到了前線,肩負起隔離病區和發熱門診的管理工作。準備物資、流程規劃、病房布局、病人分區、治療護理、人員培訓、人力安排、醫院和科室信息上傳下達,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作為臨床一線的護理帶頭人,陳文娜帶領團隊為各種傳染病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貼心護理,護理質量評估常常位列醫院54個護理單元的前三名;通曉監護儀、淺靜脈置管、PICC置管等先進技術,組織和指導護士們開展肝病治療儀護理技術、腹水超濾濃縮回輸術護理、肝臟穿刺術護理、淺靜脈留置針術、PICC置管等護理新技術新業務,讓粵西地區傳染病患者享有與發達地區同步同質的護理服務。陳文娜先后在省級以上醫學期刊發表專業性論文6篇,承擔與完成市科研立項課題2項。她深耕護理事業30余年,獲廣東省政府授予“二等功”和湛江市“優秀護士”稱號等20項省、市、院級榮譽。
            黃澤寶
            不斷學習進步 一心只為患者

               黃澤寶,揭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微創科主任,廣東醫科大學2004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目前主要在泌尿外科工作。畢業后一直扎根于基層臨床外科。在工作中盡責盡職,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立足根本,勇于創新,堅持微創科快康復理念在臨床中的實踐和運用,在基層醫院打造出一片全新的發展空間,服務于廣大老百姓健康。
              每年完成大中手術500多例。2018年帶領科室成功通過了”揭陽市第一批臨床重點??啤痹u審。同年被評為第三批“揭陽市最美醫生”,2020年自主創新的術式“微小切口經腹膜后腎鏡單孔單通道腎囊腫去頂術臨床療效觀察”通過了揭陽市科技立項并順利結題。該術式不僅減少了切口,同時簡化了操作,縮短時間,減少創傷,受到了患者的歡迎和同行的贊許。2020年12月2日,被評為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范。
            李伙桂
            疫情防控的每一步都親力親為

               李伙桂,云浮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2001屆校友。從醫近20年,他愛崗敬業,作風踏實勤懇,甘于奉獻,經歷過抗擊非典、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防控的考驗。,2020年,他響應抗“疫”號召,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在“兩點一線”中奮戰多日(兩點:發熱門診、感染病區,救治防控一線),一句“我不會將自己排除在一線之外”被納進學習強國《非常時刻,那些最走心的凡人金句》專欄,帶領全科人員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負責管理發熱門診和規范化建設,制定接診、篩查、報告等流程,守住這道重要防線;做好隔離病區布局、醫務人員調配、設備、防護用品等應急準備,組織培訓應急預案、診療方案、防控知識、應急演練;多次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防控工作,不分日夜地參與院級、市級會診20多次,做好可疑病例甄別排查,做到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于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獲得云浮市級先進個人通報表揚;2018年被聘為云浮市人民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家,獲得過2019年、2020年度“嶺南名醫”稱號。今年榮獲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省勞動模范。
            駱慶明
            萬里援非的兒科醫生

               駱慶明,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副院長,廣東醫科大學1998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作為中國第30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員,駱慶明于2019年7月至今在非洲執行醫療援助任務。他克服醫療資源貧乏、生活條件艱苦等困難,指導當地開展兒科診療,救治大批瘧疾、傷寒、麻疹等患兒,為困難民眾贈醫送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赤道幾內亞,他和醫療隊員們一起,借鑒國內防控疫情的經驗,指導當地衛生部門做好預防措施,捐贈防疫物資,并始終堅守臨床一線,為全球戰疫貢獻“中國力量”。
              駱慶明曾于2008年赴汶川參與抗震救災,冒著劇烈余震的危險,爬山涉水到山上村寨救治患者;多次主動捐款幫助失學兒童繼續學業;參與無償獻血活動達14次之多,獻血5000毫升。他曾自費出版個人專著《血濃于水——世界獻血郵票薈萃》,號召人們無償獻血。駱慶明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技術和任勞任怨的工作熱忱,贏得廣大群眾和同行的高度贊揚,先后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等榮譽稱號。
            廖國寧
            唯一來自基層衛生院的援鄂醫生

             

               廖國寧,江門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鶴山市宅梧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廣東醫科大學2006屆校友。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廖國寧馬上向醫院黨支部寫下請戰書,沖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期間,獲悉鶴山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緊缺,他主動請纓到市人民醫院支援,積極配合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工作。在2020年2月9日早上9時,剛上完通宵夜班后下班,獲悉江門市需要緊急組建援鄂醫療隊啟程馳騁武漢市,他又第一個向衛健部門請戰參加,并擔任江門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
              出征援鄂1個多月來,在廖國寧帶領下,江門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色地完成每一項醫療任務,受到了各級領導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實現了“病人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治愈人員零復發”的“五個零”目標,并榮獲武漢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先進標兵”。
            李耀才
            堅守崗位的抗疫帶頭人

              李耀才,茂名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廣東醫科大學1988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嶺南名醫,茂名市第九屆政協委員。茂名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及感染科ICU承擔本市所有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他作為感染科負責人及茂名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副組長,每日奮戰在抗疫一線,使所有新冠肺炎病人均治愈出院。
              他先后獲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抗疫先進個人、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抗疫先進個人、茂名市抗疫先進個人、南粵好醫生、茂名好醫生等多項榮譽稱號。主持國家衛計委科研項目一項,廣東省科研項目二項,茂名市科研項目二項,發表論文20多篇。
            張祥標
            關鍵時刻站出來 危急關頭沖在前

             

               張祥標,汕尾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副主任,廣東醫科大學2006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疫情發生以后,他申請暫停在廣州珠江醫院的進修學習,主動請纓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成為汕尾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張祥標帶領隊伍奮戰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憑借多年的重癥醫學專業臨床實戰經驗,經過一個月的辛苦奮戰,東西湖方艙醫院共收治1700多個病人,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病人零投訴的喜人成績。于3月8日方艙醫院病人清零正式休艙,取得了戰疫的階段性勝利。
              疫情面前,張祥標顯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無私奉獻、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黨員本色。今年他也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陳維生
            堅守到最后的硬核支援者

               陳維生,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EICU主任、主任醫師,廣東醫科大學2003屆臨床醫學專業校友。2016年11月,陳維生作為骨干人才引進到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并擔任急診重癥監護病房主任。他帶領團隊從無到有創建了醫院急診重癥監護病房。2020年初,他被任命為惠州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帶領惠州三院7名醫護人員先在江陵縣人民醫院全力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后因荊州市重癥病人集中收治,他帶領的團隊轉戰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負責該院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并擔任重癥病房組長。
              在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支援的一個月里,惠州三院援鄂醫療隊的8名隊員的醫療組收治危重型新冠病人9人,其中8人好轉出院;共有20例重型新冠病人轉出重癥病區,無重型轉危重型病例;無死亡病例;護理組每周護理時數達138小時,每周護理病人數達50人次,其中心肺復蘇搶救患者5人。隊員們在重癥救治中心的表現獲得當地同行“低調,實干,水平高”的評價。2020年3月,被湖北省荊州市委授予“大愛無疆最美逆行者”稱號;2020年4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最美逆行者”榮譽稱號;2020年8月,榮獲2020年第二季度“惠州好人”稱號(敬業奉獻類);2020年10月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廣東醫科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0873次訪問,全刊已有1224133次訪問

            免费一看一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