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學是人生難忘的時光和最美的記憶。我們欣賞那些一條道堅持走到“底”的“學霸”,我們更佩服那些逆襲的“學渣”以及不走尋常路的醫學生......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靠著執著和努力在一個個領域里大放異彩。
今年,我校第二臨床醫學院的畢業生共有471人,這里面有逆襲的“學渣”考上985,有臺灣萌妹繼續留在大陸讀研深造,也有人最終換了專業從頭再來一次。今天,借著不走尋常路的醫學生所帶來的這份表白,看看榜樣的力量是否觸動了你?

2013年8月29日上午10點13分,潘俊宏踏入廣東醫的大門門,開啟了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的求學生涯。“不得不說,高中班主任騙了我,大學真的不是一個隨便玩隨意浪的地方?!笨上?,潘俊宏真正體會到這句話時已經過完大一。那時他已經“掛”了兩科:大一上學期系統解剖學58分,大一下學期局部解剖學59分。大二和大三上學期也是勉強維持不掛科的樣子。想到那段經歷,潘俊宏表示:其實這事兒真怨不得人!
大三下學期,潘俊宏所在的班級去了寶安人民醫院進行為期兩年的見習與實習。實習期間,他看到過老夫老妻的相濡以沫,,聽到過CICU(心胸外科重癥監護室)里凄厲的哀嚎;他曾經嘗試理解那位痛到蜷曲成蝦形的消化內科大叔的痛苦,也目睹過晚上十點的一場小醫鬧;他曾經接診了一位錯信“維生素能治愈類風濕”而因此延誤就診一年多的年輕媽媽。據潘俊宏回憶,當時這位年輕媽媽的雙手手指尺側偏斜非常嚴重,手腕和肘關節的活動度也明顯受限,膝關節更是畸形得厲害。漸漸地,他不再認為學習是活著必須付出的代價。他開始整天整夜地在自習室看書,在去醫院的路上聽英語單詞,把苦悶的背誦堅持下去——他很感謝“寶醫”給他帶來的變化:“我自得其樂,沉浸其中,緊張卻愜意,規律又不覺枯燥?!彼⒉磺宄偈棺约喊l生轉變的究竟是哪一個瞬間,抑或是這些瞬間的質變,但他說:“真的非常感謝這些令我成長的每一個事件,無論歡喜還是痛苦?!?/p>
他非常慶幸自己有這么一段實習+考研的歲月,這個過程甚至和結果同樣重要。2018 年,13級本科生潘俊宏被復旦大學醫學院全科專碩錄取。他在成為白衣天使的路上更近了一步,很多人認為他是“逆襲”,而在他看來,這不是”逆襲”,這是努力付出過的回報。同時,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讓別人相信:只要你想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晚,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