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我校萬崇華教授團隊申報的“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第一版的研制與應用”成果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4年潛心研制致力于提高人民生命質量
可以通過測定量表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嗎?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萬崇華團隊一直致力于此。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發布《2020全球癌癥報告》顯示,癌癥作為全球第2大死亡原因,其死亡例數和發病例數逐年上升。不幸患癌的患者其生命質量往往都不高,身心均受到病痛的折磨。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呢?1997年博士畢業的萬崇華便開始著手于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的研究,隨后按模塊式體系式方法開展“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第一版的研制與應用”工作。其量表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多層次結構,具有結構明確、層次清晰(條目→側面→領域→總量表),可在不同層面分析的優點,既可以做粗放的分析(領域和總量表層面),也可以做深入精細的分析(側面層面),以便進一步發現變化和差異在哪里。通過生命質量測評了解其健康狀況和問題所在,可以指導精準的制定治療或干預措施,以便達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生命質量是患者的主觀感受和體驗,轉換為從患者方得到療效證據,真正的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癌癥與很多慢性病是難以治愈的,終身帶病成為常態,因此醫治的最高原則應該是“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從積極心理學角度開展干預工作,減輕病痛帶來的身心痛苦,與傳統治療相輔相成,對患者的健康共同發揮重要作用,對癌癥和慢性病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生命質量測定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應用較廣,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萬崇華和他的團隊緊扣國際發展趨勢,獨立研制出了更適用于中國人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并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方面獨創新路,研制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量表體系。2013年萬崇華和團隊完成了第一版本的研制,但他們沒有停下研制的腳步,24年如一日,不斷鉆研和完善,現正在進行第二版本的研究,涉及的癌癥更多,內容更精細,以求為患者提供更加精益求精的解決方案。萬老師表示:“測量工具的研發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探討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模型構建,第三步就是采取干預措施提升生命質量。整個心理學科團隊,尤其是心理測評研究方向都是圍繞這三步曲前進。我們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專著《生命質量研究導論:測定·評價·提升》很好地體現了這個思路?!?br>打好研制“地基”用心筑起守護患者的健康大廈
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萬崇華帶領團隊從“身心靈社”這個層面出發,通過對患者生命質量水平高低進行測評,進而分析出影響因素,最后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干預,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其采取的干預主要包括行為認知干預、藝術治療、綜合干預等,尤其藝術治療已經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一個方向,也是學科發展中的一個特色方向,通過生命成長工作室在音樂治療、舞動治療、敘事治療、沙盤游戲治療等方面開展了不少工作,這在全民的積極健康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義。
思路有了,首先得研究出對患者生活質量的高低做出測評的宏觀測量工具,這是研制工作的重要一環,也僅僅是這項龐大研制工作開啟研究大門的第一步。
“第一步是高大樓層的地基,只有‘樓基’打好了,這棟‘樓’才夠穩固!”萬崇華堅定地說到。第一步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很多種方法的論證中一個個的驗證、排查,遇到挫折也看到希望,這個方法失敗了下一個方法繼續嘗試,在艱難險阻中終于找到一條適合他們的道路。
“對于口腔癌、睪丸癌等稀有癌癥,搜集足夠的病例難度很大,所以在昆明、廣州、湛江、東莞等地多中心合作收集資料,不斷與各地研究中心聯系與合作,采集充分的數據?!被叵胧占瘮祿倪^程,萬崇華說:“所有碰過的壁都將成為通往成功的基石,所有吃過的苦都成為研究最真實的數據?!睘楂@得精確的實驗數據,研發出適用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萬崇華團隊一路從荊棘中走來,收獲榮譽和成果,2018年,團隊研制的慢性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第一版也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求同存異”多領域應用“頂天立地”結碩果
一個大且完整的系統體系需要公共基礎的模塊與專業基礎的模塊共同累積而成,從而發現其“共性模塊”及“特異模塊”。共性模塊適用于所有的癌癥患者,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如食欲、睡眠等;特異性模塊僅僅針對不同類型的癌癥患者。"睡眠不佳是所有癌癥患者都有的一個過程,即為一個共性內容、核心內容。每種癌癥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此為特性。如肺癌表現為咳血、胸痛;乳腺癌表現為肩膀疼痛,手術切除乳房的女性常會有自卑類的心理影響等。萬崇華表示,研究要做好“分門別類”“求同存異”,結合各自需要進行針對性治療干預,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研究就要做到‘頂天立地’?!比f崇華這樣說道:“‘頂天’要和國際局勢齊頭并進并力爭處于領先地位,我們采取的和正在探索的一些方法都是世界前沿的,每年我們都要安排人去國際學術舞臺交流學習?!⒌亍蜒芯康某晒\用于實處,運用到真正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經過多年的努力,該科研成果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家醫院使用他們的研究成果。
獲獎不是科研的終點,是再出發的起點。萬崇華團隊將緊跟新時代的步伐再出發,為提高人民生命質量貢獻科研力量。據悉,他們正在圍繞學校新一輪學科布局中的“全程老年健康”這個重點學科群開展老年心理健康測評與行為干預的研究和實踐,以期為老年人的積極健康和生命質量提升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