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9bjr"><span id="z9bjr"><track id="z9bjr"></track></span></form>

<nav id="z9bjr"><listing id="z9bjr"><meter id="z9bjr"></meter></listing></nav>
        <form id="z9bjr"></form>
          <strike id="z9bjr"><pre id="z9bjr"></pre></strike>

            《廣東醫科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黨史學習教育·傳承與激勵】
            老院長深情講述學校創業史
               期次:第304期   作者:周圓   查看:189   

              “映月湖現在改建成人工湖,還起了頗有詩意的名字。這里以前就是個魚塘,60年代為改善師生生活,由學校領導、師生并肩手扛肩挑,一鋤一鍬挖出來的。當時每人分得兩三斤魚,開心得不得了?!蓖诵堇显洪L梁念慈教授在湛江校區天虹橋上介紹早期的廣東醫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歷史趣事,同學們都聽得入了迷。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為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愛校激情,傳承紅色精神,4月18日,第一臨床醫學院2020級助產學35班邀請81歲老院長梁念慈參加了他們的“青春奮斗、我心向黨”主題團日活動。
              1961年梁念慈自華南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就來到廣東醫科大學前身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任教。1978年他憑著《杜鵑類藥物治療慢性氣管炎的研究》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為了廣東醫的發展,他曾兩度放棄導師留在美國的邀請和優厚條件,毅然回國。在一代代廣東醫人的接續奮斗下,廣東醫成為“文革”結束后省屬重點院校最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1990年后,一連三個“五年”計劃,學校被評為省重點大學,榮獲廣東省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1992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由湛江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學院,為學校發展成為廣東醫療衛生教育重鎮奠定了扎實基礎。
              梁念慈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深情地講述了學校的發展歷史。他帶著同學們從校訓石走到天虹橋,走過映月湖,再到校史陳列館,校園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樹、一磚一瓦都是六十余載歷代廣東醫人白手起家、艱苦奮斗建設而成。梁念慈表示,從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到湛江醫學院、廣東醫學院,今天的廣東醫科大學已是學?!?.0版“。廣東醫人擅長在困難的條件下創造出所謂的“不可能”,從創業時期的白手起家到“文革”劫難,從兩間茅屋作課室到今天風景怡人的現代化校園,一代代廣東醫人薪火相傳,這期間彰顯和形成的“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大旗,也成為激勵師生們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寶貴財富。他勉勵同學們,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要謹記校訓,努力學習,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據悉,本次活動也是學?!白x懂中國”系列活動之”五老”講校史活動之一?!弊x懂中國”活動由學校關工委與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等聯合舉辦,充分發揮“五老”親歷者、見證者、實踐者的優勢,更好地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與決心。
              張曉怡同學說:“今天有幸近距離聽梁念慈老院長暢談學校的發展歷史,讓我了解到廣東醫的成長,不是迅猛飛躍、平地驚雷,而是一步一腳印、艱苦奮斗得來的。老校長侃侃而談學校每條路的命名、每棵樹的栽種,將這些景色立體化,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后感覺現在看到學校風景更有感情了。”
              團支書何蕾同學說:“這次團日活動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內容也十分豐富,特別是黨史部分講得特別生動形象,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先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我特別感動。在校史館的時候,老校長列舉了一些優秀前輩校友的例子,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學習榜樣,給我打了‘雞血’,現在學習動力滿滿!”

            廣東醫科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5380次訪問,全刊已有1224168次訪問

            免费一看一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