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z9bjr"><span id="z9bjr"><track id="z9bjr"></track></span></form>

<nav id="z9bjr"><listing id="z9bjr"><meter id="z9bjr"></meter></listing></nav>
        <form id="z9bjr"></form>
          <strike id="z9bjr"><pre id="z9bjr"></pre></strike>

            《廣東醫科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抗疫的決心:在志愿服務中繪制青春底色
               期次:第307期   作者:徐暢   查看:117   

            廣東醫科大學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奔赴家鄉一線、駐守校園防控關卡、當疫苗接種先行兵等。其中三位普通大學生在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展現了堅守信心、團結暖心和抗疫決心。志愿者們通過踐行初心使命,為學校贏得了全國暑期“最佳實踐大學”的榮譽。



            陳慶供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醫學子迅速集結,他們有的奔走家鄉疫情防控一線,有的駐守校園防控關卡,有的當起了疫苗接種的先行兵,有的穿上防護服,與昔日的老師、同學們并肩作戰,守護一方平安。今年6月,“疫考”再次來襲,廣東多地出現疫情,廣東醫科大學師生迅速集結,千名師生志愿者支援松山湖3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陳慶、羅樂群、陳凱欣,3名普通的大學生在平凡崗位做著不平凡的事情,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堅守的信心、團結的暖心、抗疫的決心,更是脫下防護服,穿上志愿者服的真心。


            在南京:白衣天使變身返鄉社工


              醫學技術學院2019級的陳慶同學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老面孔”,2020年寒假,她就穿起民兵服,成為了南京市溧水區的一名社區防控工作人員,時隔一年半,在她學習、生活的地方,她再次上陣,穿上了隔離衣,服務東莞大規模核酸檢測。幾次的核酸檢測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讓她來不及休息、顧不上思考,在她的印象中,聽到最多的就是并肩作戰的老師們、同學們說的:“我還能行,你們先休息”,最讓她感動的就是在烈日下市民們匿名送來的飲料和水,讓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國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團結。

              暑假期間,陳慶原本計劃先去社區實習,然后旅游,接下來安心學習。隨著南京確診病例增多,原本已經結束社區實習的她放棄旅行計劃,主動延長實習時間,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當她向領導表明要留下來幫忙時大家都很吃驚,出于對她的保護,以學生不能上一線為由拒絕了她。她便用在東莞參與核酸檢測的經歷說服領導,留下來上一線。據悉,陳慶已參與了南京四輪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維持現場秩序、錄入被檢測人的信息、重點人員的排查、采樣等崗位都有她的身影,即使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6個小時,她依然元氣滿滿,她說:“很欣慰,在家鄉需要我的時候,我盡了一份綿薄之力?!?/rec>


            在貴州:鋼鐵戰士變身親切老師


              有著11年志愿服務經驗的老牌志愿團隊暖風中國,今年他們來到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德龍小學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博士、教授組成的公益團隊,秉承“到中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幫助山區貧困的留守兒童”的理念,在當地開展義教、義診、調研、家訪等多項活動?!叭锣l”期間,為了不給當地政府和群眾添加麻煩,他們堅持住在自帶的帳篷里,一頂頂小小的帳篷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溫暖著人心。

              人文與管理學院2019級的羅樂群是校內外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的負責人之一,在同學們眼中,樂群就像是一個“鋼鐵戰士”,總是奔走在志愿服務的各個角落。今年暑假,這塊“鋼鐵”卻讓我們看到了柔軟的一面。假期伊始,他便跟隨東莞市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廣東醫科大學志愿服務隊來到了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亞魚鄉,作為志愿者班主任,他把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留給了鄉村的孩子們?!盎顒悠陂g,一個小孩不舒服,在送她回家過程中,她讓我知道原來‘很近’是近2個小時的路程,而且她每天都要這樣來回上學。”羅樂群回憶,在這里他真正體會到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不易,也更加堅定了自己逐夢西部、服務西部的決心。


            在湛江:平安衛士變身賽會精靈


              陳凱欣是2019級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無論是校內志愿服務還是校外大型賽事,亦或是寒暑假實踐活動,總是少不了她的身影。今年6月,凱欣成為了一名核酸檢測志愿者,支援東莞理工核酸檢測工作,第一次穿防護服,第一次協助醫務人員采樣,第一次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第一次感受到防護服下衣服擰出的汗水……無數個第一次讓凱欣無比興奮也無比珍惜。
              回到湛江,聽說學校承擔了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的志愿服務工作,凱欣第一批報名了,“家鄉承辦這么大型的賽事,我想為家鄉出一份力”。為參賽人員進行體溫登記,協助裁判做好賽會監督,為選手提供后勤幫助,凱欣早出晚歸,她回憶道:“看到了湛江的日落,欣賞了深夜的星空,風景很美,心里更美?!?br/>  志愿服務是廣東醫科大學的一張名片,更是廣東醫學子踐行初心使命的有效渠道,而羅樂群、陳慶、陳凱欣正是全校兩萬多名志愿者中的一員。2016年以來,學校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50萬小時,學校連續五年獲得全國暑期“最佳實踐大學”,連續獲得第四、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廣東醫志愿者,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他們默默奉獻,用真誠服務的信念,訴說著廣東醫人最真實的情懷。

            廣東醫科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7980次訪問,全刊已有1224073次訪問

            免费一看一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