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宇,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消化內科及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廣東省醫師協會消化內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委,湛江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主任委員、消化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多個重要學術職務,此外還任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國際著名雜志 Gut、PLoSOne 審稿專家等等;曾獲廣東省“嶺南名醫”“南粵優秀教師”等稱號?!八拖褚槐疲慵毧绰?,跟他長久相處,你才知道他既是嚴師也是慈父?!边@是周宇的學生、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葉石才博士對他的評價。
“三戰”考研的經歷
出身醫學世家,父親和姐姐都是醫生,他從小就萌生了從醫的想法。“我小時候經常能看到痊愈的病人向作為醫生的父親表達謝意?!敝苡畋硎?,醫生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看到患者痊愈更是一件很光榮、很喜悅的事情,對從醫更為向往。1982 年,周宇就讀湛江醫學院(廣東醫科大學前身),畢業后就留在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工作。
周宇認為,自己人生重要節點之一是 1990 年與消化內科內鏡的相識相熟。當時他正在急診科工作 。為了掌握“鏡子”技術,周宇利用休息的時間去跟著內鏡室的老師學習,有時在急診科工作一夜沒睡,下班以后就立馬去跟隨老師學習?!袄蠋熃o了我機會,多艱難都得堅持住?!边@也為后來周宇在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開展高級消化內鏡診治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業與臨床技術相得益彰一直是周宇追求的目標,然而周宇的考研之路并不順利。1990 年他第一次參加考研,當時國內考研氛圍并不濃厚,他依然堅持學習,最終雖然入圍了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卻陰差陽錯沒有入選,他選擇回廣東醫,被分配到了腎病研究所,早已心儀消化系統疾病研究的他毅然放棄了這次機會。第二年他再次報考了中大的研究生,并且再次入圍。因為有著較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他被分配到了中山一院的皮膚科。當時已經熟練掌握了胃腸鏡技術的他還是不甘心,便選擇了三戰考研。1992 年報考了武漢大學消化內科的研究生,最終得償所愿,成功進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消化內科。
在科室里沒有自己的辦公桌
1995 年研究生畢業以后,周宇又回到了廣東醫附院工作,2002 年擔任消化內科副主任。“他當時將在武漢大學學到的先進知識和創新理念都運用到了科室的建設上,整個科室煥然一新?!备苡钜黄鸸彩氯甑耐躔┤缡钦f到。他將科研的理念帶回了消化內科,著手組建了消化內科學研究室,大力推動了科室內科研工作高質量發展。此后,消化內科才開始真正擁有了省級、國家級的科學研究課題。除了科研方面,周宇也在消化內科大力普及內鏡技術的使用,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都悉數傳授給了學生和同事。
當面臨著科室內的病房空間不夠時,周宇主動讓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將其一分為二,一半改成醫護人員的值班室,另一半改成了藥物臨床試驗辦公室。到現在,他在科室里連一張自己的辦公桌都沒有,休息只需要一張普通桌子、一把椅子就能趴著欣然入睡,吃飯只需要一碗大白飯就能狼吞虎咽。在周宇的眼中,醫院給自己交付了重任,他就要竭盡全力將科室帶領好、建設好。
為學校教育發展添磚加瓦
從 2000 年至今,周宇已經在內科教研室工作了 22年了。期間,他堅守課堂陣地,主講《內科學》與《診斷學》兩門課程。2005 年,國家對我校進行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周宇在 2004 年成為教研室副主任以后就一直在為此做準備工作,內科教研室作為評估的“先鋒隊”,為學校在全國各大高校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秀”貢獻了力量。此后,周宇便同時擔任了內科學和診斷學的教研室主任以及大內科、消化內科、消化內鏡中心的主任,并參與了“申博”“建博”、學校更名、本科教學評估、臨床專業認證等等大事。創建東莞校區時,需要抽調教師過去支援,盡管科室人手緊張,還是抽調了 26 名教師過去任教,周宇帶著團隊咬牙堅持,一人分飾多角,想辦法度過了那段人手不足的艱難時期。
在周宇的管理之下,在各種評估中,無論是學生臨床技能、培訓,還是教師查房、病例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十多年來,他每年都會親自帶領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的醫學生臨床技能大賽,在備賽、比賽過程中都嚴格要求學生,曾帶領學生取得了省賽一等獎、國賽二等獎的好名次。
他從不對學生說“你們應該……”“你們不該……”,而是直接親自上陣,實際操作給學生看。自己平時每天工作 13 個小時,一旁的學生們都已經站得酸麻,他仍精細地操作著胃腸鏡為患者進行檢查治療,為學生講解操作要點?!拔矣X得做了這么多年的教研室主任,我問心無愧?!边@是周宇回憶多年教學工作經歷以后發出的感慨。
進考場前還在幫學生修改論文
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喻才元的碩士、博士生導師都是周宇,他表示:周老師在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但是在生活中又對每一位學生都非常關心到位?!彼麖难芯可恼n題選擇方面開始就會親自過問,然后引導和幫助學生將課題設計得更加完美。即使學生的論文中有一個字或者一個標點符號錯誤,甚至是參考文獻少了一個字母,周宇也會細心指出來。
他曾經通宵和學生一起改論文,改完以后學生休息了,他卻來不及補覺就又開始了一天的門診。更令人感動的是,當年周宇在參加博士研究生筆試前還在幫助學生修改論文,“我趕快給你改好,馬上就要進考場準備參加筆試了?!边@是多年前周宇對正在修改碩士畢業論文的王皓所說的話。
但是在生活中,周宇又是公認的“暖男”。疫情之前總能在校園的運動場上見到他帶著許多的學生跑步運動。他還非常注重科室文化建設,凡是科室內集體活動,他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
周宇對每一位同事和學生都十分關心,如果在上班時候看到有同事心情不佳,就會詢問原因,盡己所能幫助解決難題。剛畢業的學生有經濟困難的,他還會自掏腰包去幫助,也時常掛念身處五湖四海的學生近況。
周宇就是這樣,他真正用自己實際行動立起了標桿,展現了教師該怎樣教育學生。時代在發展,診室里的病人每天陸陸續續進入又離開,但他堅持學習的腳步卻總不會停下,始終一如既往地關心著他的學生和同事,服務著他的病人,在醫教研的路上越走越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