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新聞
摘要: |
![]() |
學校召開 2022 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
摘要: 本報訊3月3日,學校召開2022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發表講話。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廣東省監委駐廣東醫科大學監察專員向獻兵主持會議。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學校2021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2022年全面從嚴治黨主要任務,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推進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校不斷向縱深發展。 會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從黨的政治建設、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巡視反饋整改落實、黨建工作水平提升、疫情防控、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監督執紀問責、政治生態、學校事業發展等九個方面總結了2021年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并對2022年學校全面從嚴治黨作了部署,提出五點要求: 一、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二、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持之以恒提高全面從嚴治黨質量。三、以糾“四風”樹新風為抓手,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四、以堅持自我革命為主線,持之以恒營造風清氣朗的政治生態。五、以健全監督體系為根本,持之以恒構建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 向獻兵表示,希望各級黨組織及時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嚴格按照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學習要到位,以更高站位切實增強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政治自覺;二是責任要到位,以更強定力切實增強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的思想自覺;三是落實要到位,以更大作為切實增強答好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考卷”的行動自覺;四是監督要到位,以更嚴要求切實加強對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落實的日常監督。 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兩委委員,全體中層干部,附屬醫院、附屬二院紀委書記,各基層黨組織紀檢監察小組組長及成員;學校七、八級職員,各黨支部書記,學工組長,學院團委書記,專兼職輔導員參加了會議。 |
![]() |
萬崇華獲東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
摘要: 本報訊日前,東莞市舉辦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證書頒發儀式。我校人文與管理學院院長萬崇華教授獲此殊榮。 萬崇華,廣東省“揚帆計劃”高層次人才、世界華人生存質量研究學會(WACQOL)副會長、廣東省衛生統計學會副主任委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1項。
|
![]() |
我校 4 位老師榮登實力榜單
摘要: 本報訊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Top2%Scientists2021),從近7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該榜單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0)和“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我校劉建強、金花、皮江等3位老師入選其中。劉建強更是兩個榜單都榜上有名。“全球學者庫”發布了全國老年醫學領域專家國際論文學術影響力近十年(2012-2021年)百強排名,我校熊興東榮登百強榜單,排名第50名。
|
![]() |
張華獲“最美松湖人·奮斗之星”榮譽
摘要: 本報訊日前,松山湖舉辦2021年度“最美松湖人·奮斗之星”頒獎儀式,為10位來自園區各行各業的優秀先進典型頒獎,我校醫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張華獲此殊榮。張華作為教育科研戰線“一線尖兵”,他兢兢業業、甘于奉獻、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給身邊的人帶去溫暖和力量。
|
![]() |
省教育廳疫情防控督查組來校督查曾進澤市長蒞校調研疫情防控工作
摘要: ![]() 本報訊3月13日下午,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進澤率隊到我校湛江校區調研疫情防控工作(上圖)。湛江市副市長吳國雄,湛江市教育局局長陳升,霞山區區長吳王銘等區政府、區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學校領導盧景輝、羅輝、曾志嶸陪同調研。 曾志嶸向調研組一行匯報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情況。聽取匯報后,曾進澤就所關心的問題與盧景輝、羅輝、曾志嶸進行了細致交流,高度肯定了學校實時全面掌控師生健康和行程狀態的方法舉措,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和地方有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師生和社會化服務保障人員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加強校園進出人員、車輛及物資管理工作,堅決守牢校門第一關口,確保師生安全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月14日下午,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鄺衛紅、曾志嶸一行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學校疫情防控封閉式管理工作落實情況。 校領導一行先后實地查看了東莞校區校門封閉式管理,校園與家屬區、教學區、學生生活區分隔管理,以及學校超市的防控情況等等,對防控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最大程度滿足師生的學習生活需求。同時要求各單位要強化思想認識和防控意識,查短板補漏洞,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實施精準管理,切實鞏固學校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你們把學生保護得很好!”3月17日上午,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曾聲海帶領省教育廳疫情防控督查組一行到東莞校區開展疫情防控督查,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實地檢查等方式,對我校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指導。我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志嶸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檢查。 省教育廳督查組一行實地察看了食堂、門診部等重點場所,參觀了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心。督查組現場查閱了學校相關臺賬資料,聽取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對學校封閉式管理期間人員管理、師生就醫情況、防疫物資儲備情況、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細致檢查。在實地檢查中,曾聲海巡視員充分肯定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 參加此次督查的還有省教育廳三級調研員董業權,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鄧柏松、四級調研員林勤、副科長黃建輝。 |
![]() |
海東校區一標段樁基工程開工
摘要: ![]() 出席的領導嘉賓共同推桿啟動工程建設 本報訊3月10日上午,廣東醫科大學湛江海東校區一標段樁基工程開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致辭并宣布工程開工。活動由學校黨委副書記羅輝主持。 湛江海東校區建設項目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建設區域教育和醫療中心的省市共建重點項目,規劃全日制在校生11300人,用地面積1000畝,建筑面積33.4萬平方米。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建設”的思路規劃推進,一標段工程已完成清表、臨建搭建、試樁驗收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全面開展場地圍欄、土方平衡、打樁等施工,預計2023年8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盧景輝在會上指出,海東校區建成后,將為學校優化辦學布局、拓展辦學空間、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實力、增強服務能力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各有關單位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建設,早日建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環境一流、文化厚重,人才集聚、學子向往的濱海新校園。 湛江市坡頭區區委書記陳景泰在致辭中表示,將盡最大的努力提供最好的服務,確保零障礙施工,努力完善片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單位華潤置地(湛江)有限公司湛江區域總經理韋巍、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公司黨委副書記孫體安也分別致辭,表示將全力以赴,保證項目高效率建設和高品質實現。 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更盛、湛江市教育局局長陳升和湛江市、坡頭區有關部門同志,華潤置地(湛江)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海外建設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等建設單位負責人,全體校領導、部分老領導、中層干部代表和海東校區籌建辦同志出席活動。 |
![]() |
體外診斷產業學院獲評第三批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
摘要: ![]() 本報訊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第三批示范性產業學院名單》,確定全省14個產業學院為第三批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我校醫學技術學院申報的體外診斷產業學院成功入選。 近年來,我國體外診斷(IVD)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體外診斷企業聚集地區,急需大量體外診斷產業技術人才?;谛袠I發展的需要,結合我校醫學技術學科優勢,我校于2017年開啟了體外診斷產業學院建設。本產業學院自建設以來構建了適應體外診斷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和實踐育人新體系,建設了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打造了一批一流課程,為企業輸送了一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部分畢業生已經成為所在崗位骨干,為體外診斷產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
![]() |
我校與東莞理工學院聯手發力醫工融合
摘要: ![]() 本報訊3月7日,廣東醫科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共建松山湖醫工融合創新中心、醫工聯合創新學院簽約儀式在我校東莞校區圖書館舉行。松山湖本土兩所大學攜手在醫工融合領域發力,率先在粵港澳大灣區以校際聯合的新模式推動“新醫科+新工科”,為兩校未來發展拉開了新序幕。松山湖醫工融合創新中心本著“共申、共建、共享、共有”的合作方針,創建更密切、更創新、更可持續的合作關系,打造成校政企合作、醫工交叉的典范。兩校學分互認,創辦聯合學士學位。兩校將依托松山湖科學城,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重大需求,整合雙方在生物醫藥和理工領域的優勢,瞄準醫工交叉融合學科前沿,攜手在康復智能器具、智能醫藥與智慧醫院、人工智能與健康大數據應用、生物力學、新型生物材料關鍵技術研發轉化等領域開展醫工融合深度合作,為東莞的未來科技創新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
![]() |
附二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中心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
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摘要: 本報訊3月18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通知,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中心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中心黨支部將黨支部工作與醫院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價值引領等本職工作有機結合,在公共衛生醫療領域沖鋒在前,形成一支“能應戰,戰必勝”的隊伍,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先后組建兩批醫療隊共12人馳援湖北,4人分別在湖北前線“火線入黨”,支部成員先后榮獲全國、全省、全市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稱號。
|
![]() |
|
![]() |
我校獲評年度廣東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摘要: 本報訊日前,我校榮獲“2021年度廣東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學校團委服務中心大局、深化團學改革,努力實踐高質量發展,獲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最佳實踐大學”等榮譽稱號。以黨建帶團建,狠抓支部建設做紅色文化傳承人。以青春為筆,書寫新時代志愿精神。以實踐為基,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學校連續第六年獲評“全國最佳實踐大學”,“202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投身鄉村振興,助力健康中國’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表現突出單位”等14項省級以上集體榮譽。
|
![]() |
我校和附二院入選新華號最具影響力榜單
摘要: 本報訊近日,新華網客戶端新華號正式公布《2021年度最具影響力榜單》,我校進入“最具影響力高校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60所高校同時入選;附屬第二醫院進入“最具影響力健康榜”,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醫院,全國26家單位入選,其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應急總醫院等醫院名列其中。 新華號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新華網推出的優質內容聚合分發平臺,榜單由新華網對新華號的賬號發文量、閱讀量、優質度、互動量、粉絲數等多維度綜合評估產生,包括健康榜、媒體榜、文化榜、高校榜等九大類,具有較高權威性。
|